海峡仍旧,写《乡愁》的余光中早已满头鹤发。
寄语母校学子“好好修业”
“西北年夜学仍是很精巧的,另有谁人六朝松”“我第一次回到南京,是多少十年前了,事先还看到了玄武湖”……
“南京归去过很多多少次,近来一次是我过80岁诞辰,也很多多少年了。”余老感叹。
“乖乖,隆地咚,韭菜炒年夜葱。”
古代快报:你感到拍得怎样样?
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。在秣陵路小学(原崔八巷小学),南京五中(原南京青年会中学)念书。1947年入金陵年夜学(1952年并入南京年夜学)外语系(后转入厦门年夜学)。因母亲寄籍为江苏武进,故也自称“江南人”;因《乡愁》驰名,毕生从事诗歌、散文、批评、翻译,自称为本人写作的“四度空间”。
在去台湾宝岛前,南京五中委托古代快报记者特殊带去对余老的祝愿。南京五中的学子跟教师们,一同诵读了余老的散文,一同誊写了余老的诗,并带去了南京的特产雨花茶。
已经,余光中说,“我与性命中最主要的两位女性的第一次会晤,都在南京。一位是母亲,她生我时在南京,咱们第一次会晤时,我只会哭闹;一位是老婆,咱们第一次邂逅也在南京。”余老跟夫人范我存密斯两团体的母校都在南京莫愁路上,只隔了一条马路。
固然,余老说要放眼将来,少聊《乡愁》,但人不知鬼不觉间,咱们仍是侃起了余老的故乡南京。说到南京,余老的眼里放光,他说,小时间,本人家住在城北将军庙的一个冷巷子里,冷巷名叫龙仓巷。固然多少十年从前了,仍是记得很明白。